西江日報記者 嚴炯明 通訊員 邱源圓
近年來,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在汽車維修、保養過程中產生的廢機油、廢鉛酸蓄電池等危險廢物越來越多。這類危險廢物管理中存在著危險廢物識別不充分、貯存不規范、未依法轉移處置等問題,給環境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脅。
肇慶市生態環境局端州分局積極創新機動車維修行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機制,并聯合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全力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目前端州區300多家汽車維修企業危險廢物安全規范處置工作逐步完善,該行業的環境安全得到了一定保障。
記者采訪了解到,根據規模和產廢量,該局將年度危險廢物產生量達到10噸以上的企業納入“雙隨機”檢查對象,加大抽查復核力度,加強對區域重點企業危險廢物的動態監管,及時掌握汽修行業危險廢物流向。
市生態環境局端州分局還與市交通運輸部門對接,建立汽車維修行業危險廢物管理會商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對年度危險廢物產生量10噸以下的汽車維修企業進行檢查指導和監管。
2022年10月到11月,該局對端州區產廢在3噸以上10噸以下的汽修企業開展了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評估工作,共檢查31家汽修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要求,28家企業存在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和貯存臺賬不規范等問題,已督促整改28宗。
在日常檢查工作中,部分汽修企業反映不了解危險廢物相關知識、不熟悉填報危險廢物管理臺賬等問題。為此,市生態環境局端州分局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
然而,汽修行業具有“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在檢查中發現,部分汽修企業存在未建立規范的危險廢物管理臺賬,或未執行危廢轉移聯單制度,將廢礦物油等交由無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處置等問題。
為此,市生態環境局端州分局一方面規范管理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資質審核,另一方面嚴厲打擊將廢機油出售給無經營許可證經營者的環境違法行為。目前,端州區現有危險廢物收集經營單位2家,運營均已步入正軌,核準收集、貯存廢礦物油,基本能核準經營規模達到6000噸/年。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