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上的茶園,工作人員正在采摘春茶。 西江日報記者 李考考 攝
編者按
鼎湖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活的自然博物館”“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山撫育人,人保護山,鼎湖山的植物得到了當地人的充分利用,成為歷代傳承的寶貴財富。這些植物現在也成了鼎湖山的特產,促進周邊社區的經濟發展。鼎湖山的植物承載和見證周邊社區的發展,譜寫的歷史故事,留下了濃濃的歷史厚重感,也展現了其獨特的生命魅力。
肇慶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產茶記載,宋時已有貢茶,明清時鼎湖山茶已名聲顯赫。肇慶鼎湖白云茶是嶺南歷史名茶之一,《廣東新語》和《續茶經》中均提到端州白云茶,即指鼎湖茶?!稄V東茶葉》記載,清朝末期民間贊美:“茶之鮮野,鼎湖白云所產”。據李初榮《頂湖山白云茶銘》一文記載:“此茶產于白云之巔,根盤崔嵬,柯籠煙霧,沆瀣朝零,月華霄度,春后雨前抽新,謝故菩蕾蠏日之萌,依稀雀舌之吐,採弗后時制也,合度烹新,啜溫宜日適腑。清芬入唇,煩襟亦潄,解醒比梅羹之和,佐讀代熊丸之苦,賞此清供,可以朝暮。”近年,鼎湖山茶的開發日益受到重視,鼎湖山茶文化重新展現在大家面前。
“白云溪中水,鼎湖山上茶。”鼎湖山分布有許多野生的茶樹,以及其他可作為茶飲用的植物,為傳承鼎湖山的茶文化,現鼎湖山建有茶種植園和茶文化園。
春雨落,萬物生長,山中茶園亦春色無邊。沿著鼎湖上山路直行,入鼎湖山景區,到寶鼎園左側斜坡上去,北回歸線上鼎湖山唯一的茶園——鼎醇茶園就呈現在眼前。
自古名山出佳茗。地處北回歸線南側的鼎湖山,終年覆綠,峰巒疊翠,飛水白練,古剎鐘聲,既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鼎醇茶園就位于海拔千米的鼎湖山上,深處密林,常年云霧籠罩,茶香綿長。而這清明后的四月茶,更是葉質肥厚、滋味豐富、口感好,茶園采茶工已連日來采摘春茶。
“春分前后雨水少,我們趕緊采摘了一批制‘鼎醇紅’紅茶和“鼎醇綠水青山”綠茶,近2000斤?,F在茶葉偏老,我們主要是制老白茶。”茶園負責人、國家級高級評茶員、國家級高級茶師張火榮介紹。
白茶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微發酵茶,與紅茶制作技巧不同的是,白茶可不經殺青或揉捻。張火榮指著茶樹介紹:“別看茶樹長相普通,除了部分上百年的古茶樹,其余已經近50年的歷史了,而且本著原生態、綠色健康理念,我們從不給茶樹施肥、用農藥。”純天然的茶樹,再輔以純天然的傳統工序,以求保留茶葉的本真滋味。制好的白茶經滾水沖泡或蒸煮后,湯色深啡顯黃,滋味醇厚,回甘無窮。
以張火榮51年的從業經歷來看,決定茶葉品質的有八要素,包括品種、產地、樹齡、施肥、季節、采摘、制作、沖泡技巧。而鼎醇茶園,這里不僅泥土酸堿度適中,也多早曬晚陰、日悶夜涼天氣為主,氣候溫和、土壤微量元素充足,種種均為茶樹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天然優勢下,加之張火榮多年的細心耕耘,如今茶園獨創了品牌“鼎醇千秋大葉,鼎醇紅、鼎醇綠水青山”。為發展茶園,鼎醇茶園還接待部分院校等相關的研學,2020年還被評為肇慶市優秀旅游手信。“今年我們預計生產白茶8000斤,同時結合文化旅游,推出定制茶禮,積極開拓新市場。”他說。
西江日報記者 陳明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