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娣。受訪者供圖
西江日報記者 嚴炯明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2012年,呂東娣成為一名肇慶市頌德學校初中歷史教師。在十余年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她始終秉持著“不忘初心,為優秀而努力”的信念開展各項工作,收獲累累碩果。
古人常說“見賢思齊”,在榜樣力量下,呂東娣下定決心要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學生成績。“歷史教學的循環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讓每一次重復動起來,教學才有生命力。”呂東娣說道。為此,她和全體歷史教師開展“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課程設計、三次試講、不斷磨課,歷時幾周、傾注大量心血,呂東娣將學生作為主角,以環環相扣的問題調動其積極性,討論式的課堂“喚醒”學生對歷史深刻認識。在教師的敘事、學生的思維中體現“教學做合一”的真諦。
“學歷史不能割裂地去理解,而是需要放到一個整體的環境,回到當時的語境中去考慮問題。但在各種枯燥知識點的背后,蘊藏著一場場精彩的獨白,歷史是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她笑著說道。2021年,呂東娣參加端州區青年教師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并代表端州區參賽,并在肇慶市青年教師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呂東娣在教學生涯中,遇到過很多特別的學生,有的愛惹事,有的在課堂上說閑話……她的做法是:走近他們,分析他們,欣賞他們的閃光點、最后賦能他們。學生對呂東娣的評價是:溫柔的人,不錯的課。
在教學之余,呂東娣經常通過閱覽書籍、網絡培訓、會議交流等形式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優化教育教學方法與策略。
呂東娣對科研始終堅持求真求實,不搞花架子,緊緊圍繞“如何提高課堂效率”這一中心,想方設法為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從“怎樣上好一堂課”到要求“上好每一堂課”。她的論文有的發表在省級刊物、有的獲市一等獎、有的獲區級獎項。
2021年,呂東娣還成為肇慶市教育系統黨史宣講員,組織過多場黨史宣講活動,深受好評,榮獲2022年端州區優秀黨史宣講員、端州區優秀黨員稱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