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新區綠化養護得到有效提質。
文/圖 西江日報記者 嚴炯明
日前,肇慶新區城市管理一體化——肇慶新區環衛保潔及綠化養護服務項目榮獲廣東省風景園林與生態景觀協會科學技術獎園林工程(養護類)銀獎。2021年4月,肇慶新區84.6萬平方米綠化交由市場化管理后,短時間內收獲獎項,其中有何秘訣?3月6日,記者來到現場一探究竟。
三月的肇慶新區一片春意盎然。永利大道中間的宮粉紫荊迎著陽光綻放,兩旁的行道樹樹枝已露出嫩芽,隔離帶小草也露出尖尖角。當天,記者來到迎賓路附近,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對路旁花基進行修剪。“春天來了,修剪、淋水、噴藥等綠化養護工作一個不能少。”該公司肇慶新區項目負責人任洪軍說,“養護做好了,肇慶新區綠化效果才不會掉檔次。”
然而,在尚未進行綠化保潔市場化管理前,則又是另一番景象。“專業化程度不高、缺乏常態化機制、人手不足等”,說起過去肇慶新區的綠化保潔,鼎湖區城管局市政中心主任區錦恩如此感慨。“肇慶新區是我市一張城市名片,而綠化保潔也是一個地方的窗口。”他說,“經過政府決策,決定將肇慶新區綠化保潔交由專業公司管理。”
2021年4月,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承接該項目后,馬上組織人手聯同鼎湖區城管局、肇慶新區相關職能部門,對84.6萬平方米綠化進行兩個月摸排調查,力求將養護范圍內每一棵樹、每一塊草坪現狀摸清。
在推進中,他們又遇上另一個難題:招工難。對此,該公司一方面增加員工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擴大人員招聘力度,對部分家庭較遠的綠化員工實行專車接送。目前,公司有70余人負責日常綠化養護,相比市場化前20余人有大幅增加。
結合肇慶新區綠化面積大、養護品種多的實際情況,該公司在增加人手同時,還采購先進的綠化作業工具,既提升了作業效率,又減輕了員工作業負擔。“我們還從總公司其他項目范圍抽調專業管理人員,新購80余臺作業車輛,進一步提升肇慶新區綠化保潔機械化作業率。”任洪軍介紹道。
此外,僑銀公司采取專業人員現場指導、作業人員集中展開的模式,推進精細化管養,并根據季節、氣候變化開展除草、修剪、施肥淋水、病蟲防治等專業化作業。
為了確保綠化養護細致及時,記者了解到,該養護項目還將管養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對每個區域進行輪流作業。任洪軍說:“我們目前保持每天8小時綠化保潔,同時組建應急分隊應對突發情況。”
市場化管理不代表政府做了“甩手掌柜”。鼎湖區城管局聯同肇慶新區相關部門,以及項目方,不定時對綠化管護范圍進行巡查。城管部門還與項目方建立微信溝通群,構建常態化溝通機制。“發現小問題馬上整改,大問題則由項目方承諾限期整改。”區錦恩說,“我們每個月都對其管養效果進行評分考核,并建立了相應的獎懲機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